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(健康與保養)心臟如何實現精準供血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jlwjay    時間: 2020-2-24 11:50 PM     標題: (健康與保養)心臟如何實現精準供血

為各個器官精準供血,是心血管最明確的功能。
我們可以想像一下:
為了實現你今早的商業談判,心血管會通過調節其他的髒器活動,為大腦提供雙向的血流,以保證你清晰的演講;
為了實現你在運動場上的百米衝刺,心血管會在瞬間調動20倍以上的血流供給全身的肌肉;
當你大快朵頤的時候,心血管也會精確分配整個消化系統的血流供應:從咀嚼肌到小腸的平滑肌,從味蕾到每一寸胃黏膜。
健康時如此,疾病時,心血管要做的事就更複雜了。
怎麼講呢?
除非引起疼痛,否則有比較強烈的不適,一般來說,大腦不會注意到我們身體的位移。
我們每天被上萬種細菌,病毒入侵,還要面對細胞突變所帶來的危害,但真正會轉化成疾病的恐怕連萬分之一都不到。
這在規模上,必得益於我們的心血管系統-第一時間啟動部位,加強供血,帶來更多的免疫細胞將其消滅。
更不用說,在生死關頭,心血管需要在瞬間做出判斷,為保住生命需要優先保證哪裡的供血。
因此,對於大多數疾病而言,身體的控制權不在大腦,而在心血管。身體與疾病如何鬥爭,而不在於你如何思考,而在於心血管和它所攜帶的免疫系統如何判斷。
心血管的供血需要非常精準。完全要在不同任務之間做調度,還要在不同器官之間做跨界。
那麼,它是如何做到的呢?
這一講,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,心血管健康的第二個維度-功能,看看心血管精準的供血功能是怎麼被實現的,探究一下生命的“大道至簡”。
1,一套系統:神經-體液控制系統
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,人類世界裡其他復雜功能體係有什麼成功的經驗。
在很多體系裡,實現複雜功能,意味著考慮更多的變量。越是需要綜合考慮多個變量,就越需要一個控制系統。
例如全國的高鐵網絡,它由一個控制系統發出指令,控制每輛火車的速度,停車時間,晚點後的措施和應急預案。
進入信息化時代後,系統控制就更加明顯。我們用滴滴打到的每輛車,它接受與發出指令,都由滴滴網絡平台應答。
隨著時代的進步,這個控制系統應對變量的處理將會更加接近智能化,就像我們未來的理想的工業4.0版本,也就是工業智能化時代。
您也許沒有任何裝備,心血管功能的實現正是依賴於一個“工業4.0版本”的控制系統。
這個系統以毛細血管間的互聯互通為基礎,通過智能化分析判斷,實現為客戶,也就是每個一個器官乃至細胞的精準服務要求。
這個系統,就是以神經和體液調節為主的控制系統。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,分別是這套控制系統的兩種調節機制。
神經調節是快速應答機制,主要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類。交感神經是正向作用於心血管病,讓它跳得更快更強,副交感神經則讓心臟跳得更容易緩解更弱。
一快一慢,一正一負,互為影響,相互相互影響,構成一個整體。體液調節屬於慢速反饋機制,成分比較複雜,但總體而言,對心臟和血管的作用也是有正有負。
神經-體液控制系統是怎麼工作的?
舉個例子,假設你現在身處非洲大草原,身後站著一頭獅子。
在你引起威脅的瞬間,神經調節的交感神經啟動興奮,副交感神經減弱,這都在0.5s內直接作用於心血管,造成心臟射血量達到正常的8倍以上,以匹配飛速奔跑的四肢和重要的心肺功能。
同時,神經調節也收縮了所有額外的髒器的供血,微小的漂移道,讓你在緊張的時候忘了肥胖,將所有射出心臟的血供應給需要的地方。
這就是神經調節的快速應答機制。
但這個效應是瞬間的,沒辦法維持太久,真是驗證了金庸所謂“情深不壽,強極則侮辱”。5分鐘後,獅子還在身後,怎麼辦?
這時,體液機制接管並延續了這一效應。
交感神經毒性直接作用於心臟,介入作用於體液控制系統,使該系統分泌出比平時多1000倍以上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,它們都是使心血管跳得更快更強的激素。
因此,你依然可以繼續奔跑在大草原上。當你跑到了一片灌木叢,一個機智閃身,獅子終於在你眼前以60公里的時速繼續往前衝去。
故事講到這裡,就結束了。
但是不對啊,心血管如果以這個速度不停地跳動,收縮,不久之後,人不就累崩潰了嗎?這個體系的停止一樣很重要。原來,在危險消除,運動停止後,副交感神經就隨便之啟動了,它會逐漸減緩,衰減心血管射血,直到我們恢復正常。
其實,即使在安靜狀態下,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一正一負兩個神經同時對抗,讓我們處於平衡狀態,只是,副交感神經可以替代更小的一點。
2,兩個調節維度:變時和變力
現在,我們知道了心血管是靠一套“工業4.0版本”的控制系統,完成了它的功能。那麼,具體來看,這個控制系統都調節了什麼呢?
你可能會想,那還不得是數不清的任務啊。你看,我們在高鐵上可以訂餐,用滴滴也可以社交,連淘寶上都可以選秀了。
如果深入思考這件事情,你會發現,心血管實際上只調節了兩個維度。
一個是時間維度,高冷醫學把它稱做“變時功能”。說白了,就是心臟每分鐘跳多少次。
另一個是力的維度,醫學上叫“變力功能”。換一種說法,就是心臟每次用多大力量,射出多少血。
這很像物理學上的兩個最基本的維度,時間和力。時間和力相乘,叫做“功”,而在心血管就意味著每分鐘射出多少血量。這也是評價心血管功能的核心指標。
我們還是用剛才那個例子,解釋一下這兩個維度的調節。
當你的眼角掠過獅子的瞬間,心臟在一系列的分割下,就完成了變時和變力兩個動作。
一是在瞬間讓你的心跳達到150次/分,是平常的2倍左右;二是讓心肌收縮力達到正常的4倍,同時相乘,提升了8倍的供血能力。
這兩個維度,無論哪個一個出了問題,都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的故障。
如果時間調節尺寸出了問題,無論是快了,慢了,不均勻了,時快時慢,都是我們熟悉的心律失常。如果力的調節尺寸出問題,就更好理解了,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無力就是心衰,不匹配的力度過大,就是高血壓,都是疾病。
一個健康的心血管功能,必須能夠實現變時和變力兩個維度的健康調節。
說到這兒,我想插個題外話。這兩個維度的優化其實很有意思,它跟人類的兩次工業革命非常類似。
為了達到力這個維度上最大的優化,心血管系統和整個機體都選擇了化學供能,就是通過物質轉化生成能量。這剛好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偉大發現,即利用煤炭燃燒這種化學供能,來提高能效供應。
同時,為達到時間維度上的加速度,心臟選擇了“電”。心跳在心臟內部傳遞和改變的時間,由心電來實現的。巧合的是,人類工業2.0時代就是電力革命。

3,一套基本動作:收縮和舒張
我們的再說回心血管的功能。它的實現,充分複雜的系統來控制兩個調節尺寸。也許你覺得,這聽起來還是有些繁瑣和抽象。
如果我們再往下挖一層,就會發現,心血管系統終其一生實現這麼多複雜的供血功能,只用了一套基本動作,那就是收縮-舒張-再收縮-再舒張。
這套基本動作不斷地循環罔替,完成了全身的供血。不同層級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匹配改變了各個部位的供血。所有的變時與變力功能,就是為了收縮和舒張的快與慢,有力與無力,僅此而已。
是不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?
就像計算機一樣,無論它能實現多麼複雜的功能,其語言基礎都是二進制的“ 0”和“ 1”。熟悉計算機技術的人會知道,這裡的“ 0”和“ 1”並不代表數字,甚至開和關。
所謂大道至簡,莫過於此。
你看道家哲學中的“陰”與“陽”,意指世間所有的事物。佛家觀點中的“有”和“無”代表了世間事物的所有狀態。
為什麼複雜的系統能用這麼簡單的邏輯來實現呢?
我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,覺得原因有三:
一,這最容易實現。就像二進制,就是電器元件的開和關。而對於有彈性的心臟和血管,收縮和舒張是其最基本的特性,最容易實現,也最直接,中間沒有必要的能量消耗;
二,越簡單越不容易出錯。這個我們都有經驗,越是複雜的事物,錯誤的概率偏差。而如此復雜的功能如果沒有任何中間相互作用,就大大降低了出錯的概率;
三,抽絲剝繭,事物的本質都很簡單。得到老師的課,基本都是在深度淺出地講知識;世界上最複雜的宗教哲學體系,要解決的都是最簡單的命題,例如“我從哪裡來,將向哪裡去”之類。

作者:馮雪
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醫生
心臟康復中心創始人和負責人

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swww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